9月15日,继央视“温超天霞”以“夜经济”为题播出中秋节“夜济南”的新闻,点亮中秋节月夜,央视当晚的“新闻播报”再次聚焦了许多夜晚的经济发展,总结了典型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济南夜经济新闻就是其中之一。在“新闻联播”结束时,济南中秋节假期“旅游报告单”也新发行。据统计,中秋节期间,世界第一春、千佛山等16个景区接待游客57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营业收入1732.1万元,同比增长8.7%。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使济南的中秋节产生吸引力。
看月亮,看灯和朗诵诗歌,人们遵循许多关于中秋节的传统。如今,家庭聚在一起吃月饼,选择在网上红色餐馆购买创意中秋节产品,在商业圈购物,在游轮上赏月。新兴的“夜间经济”重新点燃了传统月夜的丰富和活力。
明月在海上长满,我们从远处分享这一刻。在月明的中秋节,这是中国一个美妙的“夜晚”。9月14日晚上8点,济南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城市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相得益彰。
台湾游客涂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中秋节的气氛令人难忘。
在大明湖,5万人在14日晚上涌入湖中。不仅是外国游客,当地人也哀叹家乡夜晚的巨大变化。
[相关链接]
济南夜经济点亮传统节日赏月之夜
今年的中秋节,济南的主要景点和特色街区都开展了许多精彩的庆祝活动。其中,夜间活动尤为精彩。明湖秀通过高科技光影手段展示济南的历史文化。九乳山厄尔利音乐节轰动一时,引领着春城的时尚之夜。明政府的城市百花岛有一个非传统的花园来庆祝中秋节。丰泰东方神画举行拜月仪式。济南被大型民间文化表演活动“中秋节拜月仪式”和中秋节联欢晚会打动,灵岩寺景区在拜月举行祈祷会。游客和观众对参与非常热情。
今年夏天,济南发布了《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春城夜游消费季”到“10·100”计划,旅游饭店协会、旧建筑旅游推广协会、旅行社协会各推出“10·100”。“春城之夜”在饮食、生活、旅游、购物和娱乐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坚实的先驱足迹。
" 10 100 "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夜间旅游项目,在购物、电影、文化、餐饮、住宿等领域实现有效逗留和长期消费。这对济南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创建和新城市名片的创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济南借全国非遗产民间艺术周之机,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戏曲、民间艺术、杂技等品牌文化活动。重现济南的“民间艺术之海”。以明府百花洲剧院、大方李何仪书展、老商埠江湖艺术俱乐部、大明湖胡明公馆为代表的小剧场逐渐回归。省会大剧院上演的古典文化剧越来越受欢迎。丰富的“文化表演艺术”使济南夜间旅游更具活力。
“建一个城市夜,避免同质化。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城市夜晚与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依托文化艺术和城市空间,打造一系列符合城市定位和气质的产品,如夜游、夜游、夜宴、夜游、夜店、夜宿等。”济南市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57万人次1732.1万元
从“夜”看济南中秋节消费的新增长
随着漫长的中秋节假期的结束,济南的旅游成绩单也将发放。据统计,节假日期间,包括世界第一春和千佛山在内的16个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57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营业收入1732.1万元,同比增长8.7%。济南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其中,被推动的夜间经济极大地增强了节日的气氛,使游客们乐在其中。